参考书:数字集成电路-电路、系统与设计,本文栏目对其重点进行精简化
MOS晶体管
1. 数字电路的晶体管——最直观
执行开关功能
非常小的寄生电容
非常高的集成度
相对简单的制造工艺
符号:![图片[1] - VLSI设计基础2-器件之MOS晶体管 - 我的学记|刘航宇的博客 图片[1] - VLSI设计基础2-器件之MOS晶体管 - 我的学记|刘航宇的博客](https://pic.imgdb.cn/item/63f712bef144a010072db765.jpg)
2. MOS静态特性——稳定性(CMOS模电基础)
- 阈值电压
考虑体效应对于阈值电压的影响——偏执效应系数
阈值电压与材料常数(氧化层厚度、费米电势、注入离子剂量等)有关
2.三个工作区:
截止—(亚阈值导电)—线性—饱和—(击穿) - 沟长调制效应
![图片[3] - VLSI设计基础2-器件之MOS晶体管 - 我的学记|刘航宇的博客 图片[3] - VLSI设计基础2-器件之MOS晶体管 - 我的学记|刘航宇的博客](https://pic.imgdb.cn/item/63f71815f144a0100738e860.jpg)
4. 速度饱和-重点
短沟道的饱和区范围更大,故常常工作在饱和区。![图片[4] - VLSI设计基础2-器件之MOS晶体管 - 我的学记|刘航宇的博客 图片[4] - VLSI设计基础2-器件之MOS晶体管 - 我的学记|刘航宇的博客](https://pic.imgdb.cn/item/63f71837f144a01007391bbf.jpg)
![图片[5] - VLSI设计基础2-器件之MOS晶体管 - 我的学记|刘航宇的博客 图片[5] - VLSI设计基础2-器件之MOS晶体管 - 我的学记|刘航宇的博客](https://pic.imgdb.cn/item/63f7186df144a01007396a30.jpg)
以下适用于NMOS,PMOS讨论需要取绝对值![图片[6] - VLSI设计基础2-器件之MOS晶体管 - 我的学记|刘航宇的博客 图片[6] - VLSI设计基础2-器件之MOS晶体管 - 我的学记|刘航宇的博客](https://pic.imgdb.cn/item/63f71909f144a010073a5741.jpg)
漏电流ID和VGS
长沟道,呈现平方关系
短沟道,不那么显著3. 数字电路手工分析模型——开关+Req
常用开关模型——晶体管=开关+无穷大断开电阻Ron or 有限导通电阻Ron
【计算等效导通电阻Req】:2种方法![图片[7] - VLSI设计基础2-器件之MOS晶体管 - 我的学记|刘航宇的博客 图片[7] - VLSI设计基础2-器件之MOS晶体管 - 我的学记|刘航宇的博客](https://pic.imgdb.cn/item/63f71a59f144a010073c264f.jpg)
例题与方法:![图片[8] - VLSI设计基础2-器件之MOS晶体管 - 我的学记|刘航宇的博客 图片[8] - VLSI设计基础2-器件之MOS晶体管 - 我的学记|刘航宇的博客](https://pic.imgdb.cn/item/63f71b58f144a010073db316.jpg)
![图片[9] - VLSI设计基础2-器件之MOS晶体管 - 我的学记|刘航宇的博客 图片[9] - VLSI设计基础2-器件之MOS晶体管 - 我的学记|刘航宇的博客](https://pic.imgdb.cn/item/63f71b75f144a010073ddeb8.jpg)
![图片[10] - VLSI设计基础2-器件之MOS晶体管 - 我的学记|刘航宇的博客 图片[10] - VLSI设计基础2-器件之MOS晶体管 - 我的学记|刘航宇的博客](https://pic.imgdb.cn/item/63f71b87f144a010073dfa6d.jpg)
![图片[11] - VLSI设计基础2-器件之MOS晶体管 - 我的学记|刘航宇的博客 图片[11] - VLSI设计基础2-器件之MOS晶体管 - 我的学记|刘航宇的博客](https://pic.imgdb.cn/item/63f71ba0f144a010073e21d6.jpg)
4. 【重点】MOS管的动态特性——性能(tp)
- 电容的分类
MOS管的动态响应取决于:
本征电容:
基本的MOS结构:结构电容
沟道电荷:沟道电容
漏源反向偏置的PN结耗尽电容:结电容
注意:除了结构电容外,其他两个电容是非线性、随电压变化的
寄生电容 (连线和负载引起) - 略解本征电容
简单归类:![图片[12] - VLSI设计基础2-器件之MOS晶体管 - 我的学记|刘航宇的博客 图片[12] - VLSI设计基础2-器件之MOS晶体管 - 我的学记|刘航宇的博客](https://pic.imgdb.cn/item/63f71c84f144a010073f7790.jpg)
小贴士:红色框框:结构电容;灰色框框:沟道电容;蓝色框框:结电容 - 两个覆盖(结构)电容:
$\begin{gathered}C_O=C_{G C O}+C_{G D O}=2 C_o W \\ C_{G C O}=C_{G D O}=C_{o x} x_d W=C_o W\end{gathered}$
覆盖电容是由于源漏横向扩散到栅氧下形成的寄生电容,故而有两个——栅源之间(CGSO)和栅漏之间(CGDO)
由于这个电容是由于扩散形成的,只要器件做成之后就电容大小就确定,于是结构电容是三类电容中唯一可以确定确切大小的![图片[13] - VLSI设计基础2-器件之MOS晶体管 - 我的学记|刘航宇的博客 图片[13] - VLSI设计基础2-器件之MOS晶体管 - 我的学记|刘航宇的博客](https://pic.imgdb.cn/item/63f72e96f144a010075d0722.jpg)
- 三个沟道电容:
沟道电容,即栅到沟道之间的电容,称为CGC,即 (Gate Channel)。其中,$C_{G C}=C_{G C B}+C_{G C S}+C_{G C D}$
即,栅至体、栅至源、栅至漏电容。
由于和沟道有关,又因为沟道形成和工作点有关,于是三个工作点下,CGC不同。![图片[14] - VLSI设计基础2-器件之MOS晶体管 - 我的学记|刘航宇的博客 图片[14] - VLSI设计基础2-器件之MOS晶体管 - 我的学记|刘航宇的博客](https://pic.imgdb.cn/item/63f72f68f144a010075e4574.jpg)
![图片[15] - VLSI设计基础2-器件之MOS晶体管 - 我的学记|刘航宇的博客 图片[15] - VLSI设计基础2-器件之MOS晶体管 - 我的学记|刘航宇的博客](https://pic.imgdb.cn/item/63f72fc2f144a010075ed804.jpg)
- 两个(PN)结(耗尽层)电容:
PN结电容是由于源-体和漏-体之间反向偏置造成的。
由于工艺上面,我们是在体上“挖一个坑“放漏和源,故而他们之间存在着”立体“的关系。
故而需要关注”四周立体接触“,如图所示,![图片[16] - VLSI设计基础2-器件之MOS晶体管 - 我的学记|刘航宇的博客 图片[16] - VLSI设计基础2-器件之MOS晶体管 - 我的学记|刘航宇的博客](https://pic.imgdb.cn/item/63f7303af144a010075f8119.jpg)
![图片[17] - VLSI设计基础2-器件之MOS晶体管 - 我的学记|刘航宇的博客 图片[17] - VLSI设计基础2-器件之MOS晶体管 - 我的学记|刘航宇的博客](https://pic.imgdb.cn/item/63f730e5f144a01007606b8d.jpg)
![图片[18] - VLSI设计基础2-器件之MOS晶体管 - 我的学记|刘航宇的博客 图片[18] - VLSI设计基础2-器件之MOS晶体管 - 我的学记|刘航宇的博客](https://pic.imgdb.cn/item/63f73058f144a010075fa754.jpg)
- 我们关注的【本征电容】有哪些
我们研究电容是为了利用$\tau=R C$计算tp的值,故而我们在意的是输入和输出通路上的电容。![图片[19] - VLSI设计基础2-器件之MOS晶体管 - 我的学记|刘航宇的博客 图片[19] - VLSI设计基础2-器件之MOS晶体管 - 我的学记|刘航宇的博客](https://pic.imgdb.cn/item/63f71c84f144a010073f7790.jpg)
输入电容——栅极电容
![图片[20] - VLSI设计基础2-器件之MOS晶体管 - 我的学记|刘航宇的博客 图片[20] - VLSI设计基础2-器件之MOS晶体管 - 我的学记|刘航宇的博客](https://pic.imgdb.cn/item/63f7318ff144a01007615cbf.jpg)
2.输出电容——漏极电容![图片[21] - VLSI设计基础2-器件之MOS晶体管 - 我的学记|刘航宇的博客 图片[21] - VLSI设计基础2-器件之MOS晶体管 - 我的学记|刘航宇的博客](https://pic.imgdb.cn/item/63f73221f144a01007627006.jpg)
4. 寄生电阻(了解)
源漏区的串联电阻。
![图片[22] - VLSI设计基础2-器件之MOS晶体管 - 我的学记|刘航宇的博客 图片[22] - VLSI设计基础2-器件之MOS晶体管 - 我的学记|刘航宇的博客](https://pic.imgdb.cn/item/63f7328cf144a01007637374.jpg)
危害:
当晶体管尺寸进一步缩小,会使结变浅、接触孔变小。使得这个影响更加显著。
当给定一个电压,由于分压作用,会使得漏极电流变小。
改善:
源漏极铺一层低电阻材料(如钨或者钛)5.求tPHL例子(重点)
![图片[23] - VLSI设计基础2-器件之MOS晶体管 - 我的学记|刘航宇的博客 图片[23] - VLSI设计基础2-器件之MOS晶体管 - 我的学记|刘航宇的博客](https://pic.imgdb.cn/item/63f733faf144a01007671935.jpg)